“这种情况是最危险的,他们下意识的加速,可能就造成心率超过200。”王晓刚强调了一个被很多不太专业的跑者都容易忽略的问题,那就是终点前的心脏状况,“或许这已经远远超过了他们可以承受的极限范围。”
上海中山医院心外科副主任魏来医生,也是“中山心外健康跑俱乐部”的跑者,2015年的上海国际马拉松上,他就和跑团的其他成员在赛道上成功救治了一名心脏骤停跑友。
“很多出问题的跑者其实没有什么疾病史,都是在最后出现了恶性心律失常,导致心脏骤停。”魏来医生告诉澎湃新闻记者,“其实在跑步到达极限前,都会有一些前兆,比如现胸闷、心悸、出虚汗甚至有呕吐症状。”
对此,王晓刚的建议是,参赛跑者最好佩戴GPS手表查看心率,并且在训练中了解自己的最高心率,以及目标配速时的心率情况。
跑步的初衷本应该是为了健康和快乐,但如果每一次接近终点,都不顾自己的身体只为了成绩和奖牌冲刺,那么跑步也会渐渐失去它普及和推广的意义。